此網頁需要支援 JavaScript 才能正確運行,請先至你的瀏覽器設定中開啟 JavaScript。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成員簡介

Visiting Fellow & Visiting Junior Scholars

Home / 成員簡介 / 訪問學者及學員

:::

訪問學者及學員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line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print
博士後研究員
蔡儀儂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
電話:886-2-8170-5125 #6714
研究領域:比較威權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政治、發展中國家議題、計量方法論
蔡儀儂是本所博士後研究員。他的博士論文以威權體制生育治理的觀點,解釋中國共黨體制如何影響1980年代農村人口的性別失衡問題。他的研究得到中研院政治所博士候選人培育計畫、科技部獎勵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博士候選人撰寫博士論文與蔣經國基金會的獎助支持。他目前關注的議題還包括於中國共產革命的早期黨國體制,及毛澤東時期大型政治運動,這兩者長期的負面影響。他於2021年取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此前曾任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博士後研究員
高韻茹
日本愛知大學學術博士
電話:882-2-81705125#6714
電子郵件:kyr16942@gmail.com
研究領域:比較政治制度、地緣政治學、政治行為、民主化
高韻茹是東吳大學政治學研究所與日本愛知大學中國研究雙聯博士。高博士的研究興趣在於國際政治與國內政治之間的連結,並從兩個主要研究方向,來理解制度設計、政治菁英、選民三者間的互動關係。一方面,試圖了解國際建制對政治菁英的單向或雙向影響。另一方面,嘗試了解政治制度與政治文化對政治菁英行為、選民行為的可能性影響。
博士後研究員
林宣佑
美國維吉尼亞大學政治學博士
電話:886-2-81705125#6706
研究領域:兩岸關係、國際政治理論、社群媒體、民意、調查實驗
林宣佑是本所博士後研究員與哈佛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非常駐合作研究員。他的研究興趣之一是探討社群媒體對國際安全的影響,特別是此新興媒體在國際衝突升級過程中可能扮演的角色。他的博士論文以臺灣與美國的對中國政策為例,探究社群媒體是否與如何提供政治領導人形塑外交政策民意的籌碼;此研究得以增益我們對於社群媒體時代下民主和平論有效性的認識。他的研究得到哈佛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維吉尼亞大學民主治理研究室與美國傅爾布萊特基金會的獎助支持。他曾任費正清中心博士候選人培育計畫研究員,並於維吉尼亞大學取得政治學國際關係博士。
博士後研究員
阮功松
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法學博士
電話:886-2-8170-5125#6764
研究領域:東亞與東南亞國際關係、中國在東南亞地區的經濟國策、越南對外政策
阮功松於2021年取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法學博士,目前於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擔任博士後研究員。他的博士論文題目為「民之所欲常在我心?民意對越南對美與對中政策之影響」,主要探討越南民意如何影響越南對外政策制定過程。阮博士的研究興趣包括東亞與東南亞國際關係、中國在東南亞地區的經濟國策、越南對外政策、以及語言、翻譯與跨文化研究等。目前研究聚焦於(1)越南對美、中兩強之外交政策;(2)美、中兩國的新冠疫苗外交及區域國家之回應;(3)國關理論中的語言學轉向;(4)越南的中華性。他的研究成果曾獲刊於The Pacific Review、《問題與研究》、《東亞研究》等。
博士後研究員
丘偉國
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
電話:886-2-8170-5125#6762
研究領域:安全化研究(東亞地區)、認同政治、選舉研究、兩岸關係、民主化、香港政治
丘偉國於2019年取得臺灣國立中山大學博士,目前是臺灣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丘博士旨趣於研究政治論述如何建構國家安全議題及其政策的成因和過程。他的博士論文題目是「香港安全化:中國因應香港民主化的文字分析」,當中利用安全化理論,探討北京如何將香港民主建構成國家安全議程的過程。丘博士擴展這一研究基礎至東北亞區域。他利用文字探勘技術和「英國學派」的「主要制度」(Primary Institutions)觀點,探索北京有關「中國特色」的論述背後的政治原則,以(1) 理解北京的國際秩序觀及其安全意涵(2) 發展英國學派的亞洲內容。丘博士的研究成果曾發表於《選舉研究》,並正與臺灣及香港方面學者合作,撰寫關於北京的外交「夥伴關係」思想、臺灣對中國的安全化研究,以及香港區議會發展。
博士後研究員
顏煌庭
英國艾塞克斯大學政府系博士
電話:886-2-8170-5125#6763
研究領域:比較政治制度(半總統制)、比較威權主義、社會(政治)流行病學
顏煌庭於2020年取得英國艾塞克斯大學政府系博士,目前於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擔任博士後研究學者。顏博士是一位政治學者與社會流行病學家,對於民主與威權國家的政治制度如何影響政治行為者的互動,導致社會經濟與健康結果的差異具濃厚興趣。他的研究領域包括半總統制、比較威權主義、健康經費與政策、老人流行病學。他的博士論文探討什麼因素決定威權政體的政治與社會經濟的產出,進一步影響民主化後的政體存活。當前研究關注於(1)半總統制國家的內閣存續研究;(2)威權政體中領導者更迭的模式;(3)民主與威權國家的政治動態與人民的身體和心理健康。他的研究成果曾發表於政治學與公共衛生的期刊,像是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Europe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Europe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博士後研究員
朴炳培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博士
電話:886-2-8170-5125#6761
電子郵件:easianpark@gmail.com
個人網址:無
研究領域:東亞國際關係、兩韓關係、韓國政治、比較政治
朴炳培於2021年取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博士。他的博士論文題目為「從新古典現實主義論朝貢體系下韓中關係:檢討朝鮮歷史案例,1401~1644」。本研究套用新古典現實主義(Neoclassical realism)理論框架,並重視東亞地區本身的經驗。在此基礎上,本研究使用「雙邊市場平台」(two-sided market platform)和同盟理論,解答“何種因素促使朝鮮與明朝合作?而何種因素決定合作程度?”的研究問題。朴炳培的研究興趣包括東亞國際關係、兩韓關係、韓國政治、比較政治。目前主要的研究計畫是南韓的中國政策。
back to top